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指南:卫健委最新消毒流程及7天菌落检测对照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老旧小区的供水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二次供水设备作为重要的供水保障设施,其清洗和消毒工作直接影响到水质安全和居民健康。为了确保水质达标,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消毒流程,同时建议对二次供水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检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二次供水设备的清洗流程以及菌落检测的重要性,并附上7天菌落检测对照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二次供水设备。

什么是二次供水设备?
二次供水设备是指在城市供水管网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泵站、水箱等设施将水储存、加压并输送到高层建筑或偏远区域的供水系统。由于二次供水设备通常涉及储存和输配,水质容易受到污染,因此清洗和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次供水设备的清洗流程
关停系统 在清洗和消毒之前,首先需要关停二次供水设备,确保系统内的水不会流出,同时避免清洗过程中引入杂质。
放空水箱 将水箱内的水排放干净,确保水箱内无残留的水体。放空后,关闭进水阀,防止清洗过程中水再次进入水箱。
清洁水箱内壁 使用专业的清洗工具和清洁剂,对水箱内壁进行全面清洁。重点清除水箱内壁的污垢、藻类和沉淀物,确保水箱内部干净无杂物。
冲洗水箱和管道 清洁完毕后,打开水箱的进水阀,注入清水,对水箱和管道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水流速度应适中,以避免对设备造成冲击。冲洗时间建议不少于30分钟,确保水箱和管道内无残留污垢。
消毒处理 冲洗完成后,关闭进水阀,注入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溶液。通常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或其他符合卫生要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配制。将消毒剂溶液在水箱内浸泡1-2小时,确保消毒剂与水箱和管道内壁充分接触。
排残消毒液 消毒完成后,打开进水阀,注入清水,对水箱和管道进行彻底冲洗。冲洗过程中,排放的水需检测余氯含量,确保余氯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0.02-0.05mg/L)。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确保消毒剂完全排出。
系统恢复 冲洗完成后,重新启动二次供水设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建议在清洗和消毒后,立即进行水质检测,确认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卫健委最新消毒流程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消毒流程针对二次供水设备的消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规范。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消毒产品,如次氯酸钠溶液或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
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因配制不当或使用浓度过高而对水质造成影响。消毒完成后应进行彻底冲洗,确保消毒剂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菌落检测的重要性及7天菌落检测对照表
为了确保二次供水设备的清洗和消毒效果,菌落检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菌落总数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水安全。
以下是附带的7天菌落检测对照表,供您参考:
检测时间 | 菌落数(CFU/mL) | 检测结果 | 备注 |
---|---|---|---|
第1天 | ≤100 | 合格 | 消毒前检测 |
第2天 | ≤50 | 合格 | 清洗后检测 |
第3天 | ≤30 | 合格 | 消毒后检测 |
第4天 | ≤20 | 合格 | 持续监测 |
第5天 | ≤15 | 合格 | 持续监测 |
第6天 | ≤10 | 合格 | 持续监测 |
第7天 | ≤5 | 合格 | 持续监测 |
通过菌落检测对照表可以看出,清洗和消毒后,菌落数逐渐减少,水质逐步改善。建议在清洗和消毒后,每隔7天进行一次菌落检测,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如何选择二次供水设备?
选择合适的二次供水设备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关键。成都源塔供水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供水设备制造商,其设备以高效、节能、环保著称,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供水需求。如果您在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或维护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成都源塔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结语
二次供水设备的清洗和消毒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饮水健康。通过遵循卫健委的最新消毒流程和定期进行菌落检测,可以有效降低水质污染风险,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成都源塔供水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高质量的供水设备和专业的清洗消毒服务,助您轻松解决二次供水难题。关注水质,关注健康,从选择成都源塔供水设备开始!